两部门:到2025年形成残疾人法律服务网络 助力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4-01-09 21:54:44|来源:新华网|作者:

  司法行政机关指导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对法律援助案件的残疾受援人,按照规定减收或者免收公证费、鉴定费。引导律师在代书、代理、辩护、调解等法律服务中减免残疾人的律师费用。

  司法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法律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要形成覆盖城乡、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残疾人法律服务网络,残疾人法律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显著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残疾人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的权利得到更好实现。

  意见就进一步配强残疾人法律服务力量、丰富残疾人法律服务内容和方式、有效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作出部署安排。要求加强资源整合,进一步配强残疾人法律服务力量,丰富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法治宣传等方面残疾人法律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助力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

  意见聚焦当前残疾人最迫切需要的法律服务,提出11项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完善残疾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降低残疾人法律援助门槛、优化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机制、提高残疾人法律援助质量、开展助残公益法律服务活动、成立残疾人权益保障专业委员会、减免残疾人相关法律服务费用、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发挥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补充作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残疾人法治宣传活动等。

  意见还提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残联要加强协同配合,强化资金保障,提升残疾人法律服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及时总结经验、宣传典型,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编辑:菲菲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相关阅读

资讯

产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