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年轻人赚的少因为能力不够遭炮轰 月收入一万真是常态吗?真相太残忍!又被平均了!网友直呼贫富差距大,大家都活在虚拟世界吗?从大家的反应来看月收入一万元并不是常态,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要想达到这样的收入水平,除了要有足够的能力外,还需要有足够的运气,才能获得这样的收入。
今天,“月收入一万到底是不是常态?”激起了热议,让许多人产生了自我怀疑。根据数据统计,我国目前只有大约10%的人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月或60000元/年,这表明有12.7亿人的月收入低于5000元。
近日,一位专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遭到炮轰。
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真的很不像话,没有钱花了就觉得是父母给的太少,或者觉得企业、老板给的工资太低。其实很少有年轻人去反思,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不够,所以才有那么低的工资。
对国内的很多年轻人来讲,其实你干的这点活,可能在泰国或者在越南,人家只要你的一半的工资就能干和你一样的活。
网友纷纷留言表示不满:" 怎么不跟别人比物价房价?"" 典型的你穷因为你懒思维 "……
由于争议不断,随之而来延伸出另外一个话题,那就是月入过万的人在中国属于什么水平?
据报道,按照统计公报,全国就业人员7506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6271万人。城镇非私营就业人员是17039万人。据此,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一位职场人士月收入的可能性。
如果你是上市公司员工,平均月薪1.29万。但首先你得足够幸运,A股员工数量2600 万,只占到全部就业人口的3.5%,全部人口的1.9%。如果你足够努力,进入了一家国有或民营企业,你的月收入可能达到8100元,但这也是个相当幸运的比例,在就业人口中只占到22%,剩下私营企业的占到了就业人口的78%,平均月薪还不足5000 。
非私营单位中,北京、上海、西藏、天津、浙江、广东、江苏、青海、宁夏和重庆共10个省份超过10万元。10个省份中,6个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即京沪津三大直辖市和粤苏浙三个东南沿海经济大省。沿海发达地区外,西部地区的西藏、青海、宁夏、重庆也位居前十。其中,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平均工资均超过19万元。
数据显示,分行业来看,19个行业大类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506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51776元,金融业150843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9倍、1.42倍和1.41倍。京沪两大直辖市也是这些高收入行业最集中的地区。
36 氪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薪资数据聚焦的是薪资中位数,得出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比如2020年北京的职工以1.39万元的月薪排在了各大城市之首,可在36氪的统计里中位数虽也居首,却只有6900元。类似的,深圳平均月薪1.14万,中位数是5200元。诸如东莞佛山等制造业集中的城市还不足4000元。
放眼全国,能月薪1万的,真不是大家想象中或认知中的那么多,更直观的是,比如90后们换机已经没有那么踊跃,周期在不断加长,一些可选消费也是在非常的谨慎,你怎么看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