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3个月大宝宝反复发烧一个多月“元凶”竟是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23-03-25 16:32:50|来源:钱江晚报|作者:

  心疼!3个月大宝宝反复发烧一个多月“元凶”竟是结核性脑膜炎,相关资料显示,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结核性脑膜炎是最严重的肺外结核类型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高,后遗症多,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

  “宝宝反复发烧一个多月了,跑了很多医院都看不好,呼吸机都上过了!”

  近日,一对年轻夫妇抱着三个月大的儿子小轩焦急地来到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

  原来,早产的小轩自出生起就命途多舛,因感染、发热、反复喘息等情况,短短几个月内就住了两次院,之后又被查出感染结核,这才跨省来杭州求医。

  刚入院时,小轩状态很差,呼吸急促、心率很快还伴有发热,必须依靠面罩吸氧。

  “宝宝很可能存在结核杆菌及细菌的混合性感染,治疗难度极大,需迅速组建抢救团队。”接诊的梅淑芬副主任医师在评估病情后,结合小轩早产、多次感染等情况,立即联动科内儿童结核治疗团队进行抢救,一番努力后,小轩的病情终于稳定,但医生们对此仍有诸多“疑点重重”:这么小的孩子,怎会感染结核?除了肺部,会不会波及其他器官?

  儿科团队立即展开院内MDT(多学科联合会诊)讨论,并结合现有的病史资料进一步完善各项临床检查,最终找到了问题症结。

  儿童结核治疗团队带头人黄文渊医生介绍,“小轩的母亲有结核病史,孩子很可能是在宫内就感染了结核,据目前的检查结果来看,孩子已患上结核性脑膜炎,我们将要打一场硬仗。”

  随后,儿科团队第一时间制定抗结核及抗感染治疗方案,并依托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浙江省结核病诊疗中心展开治疗。在治疗中,医护团队强强联合,克服了用药、贫血、营养、护理等多个难题。

  “小轩病情凶险,随时都有可能变化,必须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护理管理,才能更好地保障安全。”在儿科姜宁护士长、结核外科黄金鹏护士长的协同合作下,两个护理团队紧密团结,小轩的情况也一天天好转。

  经20多天的救治,小轩摆脱了反复感染、气促等问题,等他出院时,原本病恹恹的小脸已变得肉嘟嘟的,可爱极了。

  医生呼吁:要多关注儿童结核问题,做好预防和控制,才能实现“终结结核流行”的目的。

  首先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家中或学校有结核患者,应立即对密切接触的孩子进行排查或预防性治疗;戴口罩,减少呼吸道飞沫传播;加强营养,充足睡眠,合理运动,增强免疫力。

  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未能及时接种者,3月龄以下儿童可直接补种;月龄至3岁婴幼儿需先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为阴性者可以补种。

  规范抗结核治疗也是重点之一,小儿肺结核治疗不仅要考虑药物的抗结核作用,还要考虑小儿的生长发育及疾病特点,在治疗时需遵循“早期、联合、规律、全程”原则,选择适合小儿使用的抗结核药物,避免对小儿脏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严格按照体重确定抗结核药物剂量,并随着体重变化及时调整。

编辑:澜澜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相关阅读

资讯

产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