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事故高发期来临 跟消防员一起学习溺水后如何正确救援,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随着气温升高,外出游泳、野外戏水的人增多,近段时间,多地接连发生人员溺水的事故。
近日,重庆一男子因天气炎热,带着6岁的儿子到长江边游泳,没想到游着游着孩子便体力不支,男子随即用尽全身力气将其推到岸上,而自己却被江水冲向下游,情急之下,男子用手扒住江堤的石缝,困在了水中,无法脱身。随后,消防员紧急赶到现场,驾驶救援艇来到被困男子身边,消防员将男子转移到岸边。经检查,父子两人身体并无大碍。
消防员讲解溺水后如何正确救援
在河道、池塘等野外水域游泳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那么,该如何预防溺水事故?在水中发生体力不支,或者腿脚抽筋等情况时,应当如何正确进行自救?
消防员在梳理往年溺水救援案例时发现,大部分的溺水事故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水库、河沟、池塘等野外水域,一些水域表面看起来水深较浅,水流不快,但实际上水底情况复杂,往往是到了水中,人才发现危险。
消防员表示,溺水救援的黄金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如果发现有人员溺水的情况,岸上人员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下水施救,更不要手拉手下水营救, 防止人员连带落水。
滁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南谯区大队 马天文:多个人手拉手时,越在后面的人承受的重量越大,足够大的重量会使后面人的手,根本拉不住。
消防员表示,岸上人员施救的正确的做法是大声呼喊寻找更多帮手,有条件的话,最好利用竹竿、长棍、绳索等工具将落水者拉回。此外,落水者出于求生本能,救援过程中很可能会挣扎或者从正面缠住施救者。
救助溺水者的时候,溺水者因为逃生潜意识会挣扎,他可能会死死勒紧救援人员,最好是从背后过去,接近溺水者时转动他的髋部,使他背向自己,然后托运。托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用手托住其颈部或头部或腋下,让他的头部露出水面,然后送至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