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当心高血压“忽悠”人!夏季血压好控制但易出现头晕等并发症
发布时间:2023-08-14 11:32:53|来源:阳江市人民政府|作者:

  夏季当心高血压“忽悠”人!夏季血压好控制但易出现头晕等并发症,夏天血压下降多是血压阻力下降、血容量不足引起,这会导致人体的血液粘稠度直接升高,血栓等形成风险反而会比冬天更高,当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过度降低,或者外界因素刺激,血压会出现骤然升高,脑出血等疾病风险也骤然升高。

  近日,记者从市中医医院获悉,近期该院心血管病科二区住院部迎来了高血压患者住院的小高峰,许多老年患者夏季血压目标控制均比冬季更加理想,但头晕等症状的出现却比冬季更加频繁。医生解释,这主要是高血压患者夏季血压波动大引起的。

  家住江城区的梁阿姨,平时喜欢慢跑等运动,有高血压病史10多年,一直在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门诊规律随诊,血压控制均比较平稳,没有头晕等不适情况。但自从进入6月后,梁阿姨开始频繁出现头晕等不适,但是她自己监测血压却没见升高。因头晕症状反复发作,近期梁阿姨到门诊取药时,监测血压为106/60mmHg(平时血压均在125/75mmHg左右)。医生判断是血压太低导致,予调整降压药后,梁阿姨血压恢复到120/70mmHg左右,之后无头晕等症状出现。

  该院心血管病科医师林清山表示,夏季是高血压患者的“多事”之季,高血压也会“忽悠”人,看起来夏季血压控制更加理想,但是它的并发症其实并不小,所以千万不要被它的“烟幕弹”所蒙蔽。

  林清山说,高血压患者夏季血压比冬季血压低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夏季气温明显升高,人体的小血管处于扩张的状态,外周的阻力下降, 血压就会比冬天低。二是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出汗明显增多,体内盐分的丢失明显增多,机体血容量的下降进一步导致血压降低。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波动大有哪些危害?林清山说,夏天血压下降多是血压阻力下降、血容量不足引起,这会导致人体的血液粘稠度直接升高,血栓等形成风险反而会比冬天更高,缺血性疾病如心梗、脑梗等发生率反而更高。此外,人体有自我保护机制,当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过度降低,或者外界因素刺激,血压会出现骤然升高,脑出血等疾病风险也骤然升高。

  高血压患者夏季应如何做好血压管理?林清山表示,一是规律监测血压,忌擅自停药或更换药物。每周监测3-5次血压,复诊时由医生进行药物调整。二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夏季应该“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但晚睡不要晚于23时,早起不应早于5时,如夜间休息不足,那么午睡可作为补偿,但不应超过1小时。三是适当运动,及时补水。夏季天气炎热,但是高血压患者的运动不应停,且应该选取阴凉的地方进行运动,运动时间宜为6时-7时或18时-19时,每次运动量在30分钟左右。四是保持平稳的温度,避免温度的骤升或骤降。日常居家时空调应该保持在26℃,温度过低或者过高均是不可取的。运动后饮用大量冷饮或洗冷水澡,都可能导致血压的骤升骤降,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均会升高。

编辑:澜澜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相关阅读

资讯

产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