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未来会大面积推广应用 但享受科技红利时也要提前定好准则
发布时间:2023-05-30 17:32:00|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宋宇晟

  脑机接口技术未来一旦大面积推广应用,必然要采集大量人脑信号,而这属于隐私,相关准则也需要提前布局。

  “随着科技的进步,脑机接口将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技术。”

  在5月29日举行的2023中关村论坛“脑机接口创新发展”平行论坛后,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高小榕接受采访时这样形容脑机接口的重要性。

  “人类需要和机器进行交互,比如要开汽车,我们必须有方向盘;使用计算机,我们必须有鼠标、键盘。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这些设备都不足以满足人机交互需求了,未来的信息传输速度要比今天快得多。因此一定需要新的技术,脑机接口就是这样一项比较合适的技术。”高小榕解释。

  只不过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脑机接口应用场景主要还是临床试验。并且也还未大面积在医学临床领域推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执委赵继宗认为,这项技术成熟后,应首先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去解决患者的问题。

  赵继宗指出,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这样几类患者的临床试验,即对有意识障碍的患者,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可判断患者是否有清醒的可能;对脊髓损伤导致瘫痪的病人,应用脑机接口技术,在损伤节段植入电刺激器,可以电刺激器发出的信号促进病人行走。

  在赵继宗看来,即便是在临床试验中,目前脑机接口技术也仍存在材料、产业化、伦理合规等问题待解决。

  “比如,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的材料是否能长期在人体内而不对神经系统起到副作用,这是脑机接口上游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国对脑机接口的研究还是个案,现有产业化的设备距离真正技术应用还有一定距离。”他说。

  而对于脑机接口技术伦理合规问题,赵继宗指出,这项技术未来一旦大面积推广应用,必然要采集大量人脑信号,而这属于隐私,相关准则也需要提前布局。

  “任何一项技术有好的一面,也有其危险的一面。”高小榕强调,临床之外,人类还应着力防范脑机接口相关技术被滥用的风险。

  “一种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未来获取了脑机接口技术的人,可能比没有获得脑机接口技术的人,控制机器的能力更强。这样会拉大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他告诉记者,人类不应该因脑机接口技术的使用而影响社会公平性,所以必须规范相关技术的应用。

 
编辑:涵雨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相关阅读

资讯

产业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