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加热后会产生致癌物?假的!莲花味精因“配料表干净”翻红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是一种钠盐。味精之所以在食材中有提鲜的作用,主要是因为谷氨酸有鲜味。谷氨酸是一种很普通的氨基酸,氨基酸则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单位,钠元素(离子)更是平常,两者相结合就成了味精。”
味精是一种“站在风口浪尖的调味品”,坊间有说法称“吃味精会致癌”。
对于这种说法,王思露解释道:“坊间盛传的味精致癌说法,他们的意思是,味精加热会生成焦谷氨酸钠,后者为致癌物。然而,真相是,当谷氨酸钠加热至120摄氏度以上时,的确有可能会生成焦谷氨酸钠,但这种物质并不会致癌,准确地说,味精经过加热会失去鲜味,这是真的。”
“因此,我们通常会建议大家起锅之前再添加味精,这样就既能满足鲜味所需,又避免了焦谷氨酸钠的生成,一举两得。” 王思露说。
知识百科:
谷氨酸钠(C5H8NNaO4),化学名α-氨基戊二酸一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5H8NNaO4,是谷氨酸的钠盐。
1866年,德国化学家卡尔·海因里希·利奥波德·瑞特豪森将小麦麸用硫酸水解而得到的酸性氨基酸。1908年,日本科学家池田菊苗博士利用海带单独分离出味美成分,并证明了这种味美成分就是谷氨酸钠盐,从而生产化学调味料投放市场。生活中常用的调味料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西红柿、发酵的大豆制品、酵母提取物、某些尖奶酪,以及发酵或水解蛋白质产品(如酱油或豆酱)所能带来的调味作用中,部分归功于谷氨酸的存在。